二年级数学下册汇总期末总复习3

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总复习综合练习3

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总复习综合练习3

一、填空(29分)

1、运动会上,共有名运动员参加比赛,约为()人。

2、一个鸡蛋的重量比一个西瓜的重量()得()。

3、一万里面有()千。

4、最大的四位数是(),最小的三位数是()它们相差()。

5、由9个千、五个十组成的数是(),读作()。

6、前面一个数是()后面的一个数是()。

7、

写作:()写作:()

读作:()读作:()

8、“神八”升空是()现象,“神八”绕地球飞行是()现象。

推拉玻璃窗是()现象,电风扇扇叶转动是()现象。

9、用2、0、9、6组成的最大四位数是(),组成的最小四位数是()。

10、填、或=

98千克()克7千克()克()()

11、24个苹果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,每人分()个,还剩()个。

12、在下面方格中,每行、每列都有2-5这四个数,并且每个数在每行、每列都只出现一次,A是()B是()如图:

二、选择(5分)

1、在有余数的除法中,除数是8,余数最大是()

A、7B、8C、6D、9

2、妈妈体重大约是()

A、60克B、克C、0克D、60千克

3、下面数中,一个0也不读的是()

A、B、C、D、

4、7个一5个十和6个万组成的数是()

A、B、C、D、57

5、男生有人,女生比男生多得多,女生有()人。

A、B、90C、D、

三、判断(5分)

1、是轴对称图形

2、中的8比中的8表示的数大

3、计算56除以8和7乘以8用同一句口诀

4、读作:五千七十六

5、由8个十和6个千组成的数是

四、计算(27分)

1、直接写得数(5分)

24÷8=9÷9=-=-=+=

7×9=50+70=45÷5=48÷6=27+8=

2、竖式计算(10分)

32÷÷÷÷÷7

3、脱式计算(12分)

4×(9-6)52+8×47×9-÷(24÷4)

五、看图回答问题(8分)

二年级同学最爱吃水果情况

1、最爱吃()的人最多,最爱吃()的人最少。(2分)

2、每1格代表1人,二年级共()人(2分)

3、最爱吃西瓜的和最爱吃草莓的相差()人(1分)

4、请你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(3分)

六、应用题(26分)

1、超市原来有35个风车,卖出28个后,又运来30个,这时超市有风车多少个?(5分)

2、同学们要栽65棵树,已经栽了6行,每行8棵,还要栽多少棵?(5分)

3、小明说:“我买了4袋饼干花了24元。”小刚说:“我买了1本书花了9元。”

(1)一袋饼干几元钱?(3分)

(2)50元最多能买几本书?(3分)

4、小兰家有6只母鸡。2只公鸡。如果每天每只产鸡蛋1枚,一周共产鸡蛋多少枚?(5分)

5、老师把47本故事书平均分给6个同学,每个同学分到几本?还剩多少本?(5分)

参考答案

一、

1、或82、轻多3、、998995、九千零五十6、、两万零一十0两千一百8、平移旋转平移旋转9、、11、、43

二、1、①2、②3、③4、④5、①

三、1、×2、√3、√4、×5、√

四、

1、3150001

639835

2、87…………18……4

3、4288

五、

1、西瓜草莓2、、5

4、例:最爱吃西瓜的和最爱吃苹果的共多少人?

8+7=15(人)

六、

1、35-28+30=37(个)

2、65-6×8=17(棵)

3、24÷4=6元

50÷9=5本……5元

4、6×7=42枚

5、47÷6=7本……5本

学霸的学习方法,基本都具备以下五大法宝:

·

都有一个错题本

·

·

都有一个好题本

·

·

新课之前一定先预习

·

·

先复习后做作业

·

·

做作业要计时(限时训练)

·

学习的三要素:1.规范的学习行为;2.良好的学习习惯;3.有效的学习方法。

一个人学习成绩的优劣取决于他的学习能力,学习能力包括三个要素:规范的学习行为;良好的学习习惯;有效的学习方法。有了规范的学习行为才能培养出良好的学习习惯,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会形成适合自己的有效学习方法,三者是相辅相成的,规范的学习行为是前提,是基础。

实践证明:一个行为持续30天以上,就会形成稳定的行为,超过天就可以形成习惯。

过程不变结果不变,过程改变结果巨变,过程合理成绩斐然!

学习能力的三要素又可分为八大学习环节,即学习管理八环节:

1.计划管理;2.预习管理;3.听课管理;4.复习管理;5.作业管理;6.错题管理;7.难题管理;8.考试管理

一、计划管理——有规律

1、长计划,短安排。在制定一个相对较长期目标的同时,一定要制定一个短期学习目标,这个目标要切合自己的实际,通过努力是完全可以实现的。达到了一个目标后,再制定下一个目标,确保一个目标一个目标的实现。

2、挤时间,讲效率。重要的是进行时间上的通盘计划,制定较为详细的课后时间安排计划表,课后时间要充分利用,合理安排,严格遵守,坚持下去,形成习惯。计划表要按照时间和内容顺序,把放学回家后自己的吃饭、休息、学习时间安排一下,学习时间以45分钟为一节,中间休息10分钟,下午第四节若为自习课也列入计划表内。

二、预习管理——争主动

1、读:每科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通读教材,对不理解的内容记录下来,这是你明天上课要重点听的内容。预习的目的是要形成问题,带着问题听课,当你的问题在脑中形成后,第二天听课就会集中精力听教师讲这个地方。所以,发现不明白之处你要写在预习本上。―建立预习本。

2、写:预习时将模糊的、有障碍的、思维上的断点(不明白之处)书写下来。——读写同步走。

3、练:预习的最高层次是练习,预习要体现在练习上,就是做课后能体现双基要求的练习题1到2道。做题时若你会做了,说明你的自学能力在提高,若不会做,没关系,很正常,因为老师没讲。

三、听课管理――重效益

听课必须做到跟老师,抓重点,当堂懂。听课时要跟着老师的思维走,不预习跟不上。跟老师的目的是抓重点,抓公共重点,如:定理、公式、单词、句型……更重要的是抓自己个性化的重点,抓自己预习中不懂之处。事实证明:不预习当堂懂的在50%――60%左右,而预习后懂的则能在80%――90%左右。当堂没听懂的知识当堂问懂、研究懂。―建立听课笔记本

四、复习管理――讲方法

有效复习的核心是做到五个字:想、查、看、写、说。

1、想:即回想,回忆,是闭着眼睛想,在大脑中放电影。学生课后最需要做的就是是回想。此过程非常重要,几乎所有清华生、北大生、高考状元都是这样做的。学生应在每天晚上临睡前安排一定时间回想。

2、查:回想是目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承认的最有效的复习方法,也是查漏补缺的最好方法。回想时,有些会非常清楚地想出来,有些则模糊,甚至一点也想不起来。能想起来的,说明你已经很好地复习了一遍。通过这样间隔性的2-3遍,几乎终生不忘。而模糊和完全想不起来的就是漏缺部分,需要从头再学。

3、看:即看课本,看听课笔记。既要有面,更要有点。这个点,既包括课程内容上的重点,也包括回忆的时候没有想起来、较模糊的“漏缺”点。

4、写:随时记下重难点、漏缺点。一定要在笔记中把它详细整理,并做上记号,以便总复习的时候,注意复习这部分内容。―建立复习本。

5、说:就是复述。如:每天都复述一下自己学过的知识,每周末复述一下自己一周内学过的知识。听明白不是真的明白,说明白才是真的明白。坚持2~3个月就会记忆力好,概括能力、领悟能力提高,表达能力增强,写作能力突飞猛进。―此法用于预习和复习。

五、作业管理―要自律

1、不计时不作业:限时作业,记录作业时间,与作业无关的事什么也不做。比如:20分钟写完英语;25分钟写完数学……

2、不复习不作业:先复习所学的内容,然后作业。

3、遇到难题,百思不得,先放过,后攻坚。

4、不检查不作业:作业后必须检查一遍。

5、不小结不作业:写完作业后,告诉自己学会了什么,得到了什么,有什么体会。

6、独立作业忌抄袭。

六、错题管理――常反思

有了错题本和难题本就叫会考试,目的是为以后复习使用。错题和难题反映着许多知识点的联结,掌握了错题和难题就等于把高分拿在手。

建立错题本和难题本可用16K的横格本,每页上下分五部分。第一部分是原题;第二部分是错因;第三部分是改正确与举一反三:正确即写出正确答案,过了一个月复习时,搭眼一看还不会,就问自己:怎么还不会?就要进一步查找原因,这时举一反三,将与本题相关的知识点或习题联系起来,写下来。第四部分是归纳提醒:写出错题错在什么地方,如:错在代数方面,则提醒自己这部分掌握不好,重新自学或请教老师和同学。第五部分是复习次数:每隔一段时间要复习一次,怎么复习?盖住原题自己用脑子想。―此法比较适用于理科。

七、难题管理——会溯源

一般来说,难题之难多半在于题目所涉知识点众多,知识点之间关系错综复杂,思维(及方法运用)跳跃性大、逻辑性强,因此,对于难题,建议用溯源的方法整理。一是查清楚题目所需知识清单,同步辨清知识间的内在联系;二是复原自己考试时的思维路径,查“堵”点、“歧”点;三是借助参考答案探究自身存在的盲点疑点甚至是漏点。之后,同样需要每隔一段时间复习与检查一次。

八、考试管理――抓重点

用一张丢分统计表管理。按科目分为填空、选择、计算、阅读……项目。错了、丢了多少分,用统计表说话,这样,就能明白哪些是审题出了偏差,哪些是运算出了错误,是什么知识点有问题,哪方面需改进和提高。用纸把错题抄下来,每隔20天再做一遍,尤其是在考试前可找出考点。――考前拿出专门时间做错题难题本上的题。

文章来源:本文来源于网络

声明:本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abuoumao.com/hyfw/440.html

网站简介| 发布优势| 服务条款| 隐私保护| 广告合作| 网站地图| 版权申明

当前时间: 冀ICP备19029570号-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