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良心的无线充电器还带主动散热风扇
情简单说,目前iPhoneX和iPhone8系列,支持Qi5W协议和苹果自己的7.5W协议。7.5W相较Qi5W,充电速度更快,短时回电量更高。但目前,市面上只有贝尔金和Mophie的两款,售价较高都在元左右。好在目前第三方配件厂商的7.5W产品终于来了,今天要聊的就是Anker的新品,超极无线充,除支持苹果7.5W以外,还支持5W及三星等10W快充,自带散热风扇,售价元。
注:以下图文均为文上图下
开箱:依旧是Anker风格的包装
这个产品名称叫做7.5Pad,标注着附带QC3.0充电器
其实PowerWave还有一款立式的,叫做7.5WStand,国内应该会在4月下旬上市。
开箱,抽屉式设计
除了无线充电板,旁边还有一个配件盒
附带了电源适配器和数据线
可折叠插脚设计
单口输出,QC3.0协议,支持PIQ智能识别
MicroUSB数据线,相比之前零售的安卓线,改为了TPE材质
且端口做了凹陷的触感识别,可以做到盲插了
说完配件,来看主体
整体是全白色设计
看上去很素雅
正面中间只有一个Logo,旁边则是电源指示灯
大小和HomePod顶部差不多
这次的表面材质采用了硬质硅胶,沾灰的现象会减少很多
中框则是塑料材质,上端做了倒角,更有层次感一些
因为无线充电器通常发热较大,所以都会对温度特别敏感。
市面上的产品,大多数都采用的是被动散热,超级无线充则是加入了风扇设计
所以底部设计了一圈散热开孔,中间则是防滑胶垫
理论来说风扇的加入,对高功率的保持和温控上都会有帮助,这个后面我们进一步测试
接口为MicroUSB,很可惜没有上Typc-C
但对于无线充电器这种,在桌面上长久使用不会移动的产品,接口其实问题不大
通电即开机
蓝色Led指示灯,环状雾面设计,亮度控制的不错,夜晚不会有光污染
支持多角度放置充电
体积大小适中,无论是iPhoneX还是8Plus都可以很方便的拿取。
测试:空载档位为12V
这里说一下,电流表测得的数据是充电器输出功率,不能作为手机端的输入指标。
从适配器到线圈再到手机,会经过转换以及损耗,所以并不代表手机端接收到的电量。
但我们可以通过电源端曲线来判断无线充电器的调控及工况
下面接入上机位测试全程曲线
X和8Plus的数据基本一致,所以这里一并说了
▼10%起充,充满时长为2小时35分,全程电压都在12V以上
测试环境:iPhone8Plus飞行模式,室温25度
▼峰值功率在12.8W左右
▼带壳功率也没有问题,今天用的壳子还是比较厚的
我们知道无线充电器的线圈非常容易发热,一旦过热就会降低功率输出,所以无线充对于温度是非常敏感的。
而独立的风扇设计,对散热的帮助还是很明显的
▼功率调控也比较积极,所以在高功率的保持上会比较频繁和持久。
看一下充满时间
▼10%-%,耗时分钟,这个成绩已经超过了苹果站台的Mophie和贝尔金的7.5W
▼对比一下Mophie的7.5W和Qi的5W
Anke:分钟,Mophie:分钟,Qi5W:分钟
▼曲线图来看,也全程保持了略高的状态
Mophie的数据还是冬天写充电指南测试的,如果放在同样25度室温下,差距应该会进一步加大。
▼7.5W对比Qi5W,可以看出虽然整体时间相差并不是很大
但是在回电速度尤其是前半段,7.5W还是有着压倒性的优势。
测试数据来看,风扇的加入带来了更好的散热,相比其他被动散热的无线充,可以在高功率维持更久
机身和手机背部的发热也有了改善,到了夏季,感知差异应该会更加明显。
放入手机,风扇即开始工作,出风口会有风被吹出
测试了一下噪音
▼无线充未运行状态,深夜的室内环境音为43.3分贝
▼放入手机,无线充开始工作,风扇也被开启
如果不凑上去听,其实是听不到什么声音的
▼模拟耳朵紧贴,测得噪音为66.6分贝
▼正常工作状态下再次测试,分贝依然为在43分贝左右。
所以日常使用,风扇的噪音基本是没什么影响的,很难被感知到。
总结:总结时间,各方面说一下
外观设计极简,适合多种风格场景
相比其他被动散热的产品,风扇的加入对整体工作效率提升明显,测试数据也好于苹果站台的贝尔金和Mophie的7.5W
实际使用中,线圈和手机背部的发热情况也得到了有效降低
同时支持5W、7.5W、10W,三星等快充也都是没什么问题的。
缺点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,一是虽然MicroUSB不影响什么,但如果能上到Typc-C就更好了。
二是目前只有白色,可以考虑增加黑色版本,丰富消费者的选择。
三是如果吹毛求疵的话,中框上端的倒角,仔细摸的话稍微有一点喇手,也可能是个案问题。
购买建议:7.5W有着更快的回电时间,前半段回电优势非常明显。相较于之前元左右的官方站台产品,的售价且配备了独立散热风扇
支持5W、7.5W、10W,适配产品更广,性价比其实已经很好了,有需要的同学可以考虑一下。
Qi5W和7.5W其实差别还是很明显的,尤其是对于桌面使用,5W的回电速度往往不能满足要求。
买Anker等厂家的7.5W开售,把价格一并拉低了,这对消费者来说是一件好事。我们可以用更低的价格,享受更快的充电速度。
本来想和手上ZMI的7.5W做下对比,但是ZMI的充电速度差了好多,基本和Qi5W一样
ZMI曲线,峰值功率也在12W左右,但是高功率维持都很短暂
看数据和Qi5W相差不大,所以我只测试了分钟
▼电量上升曲线如下,比Qi5W略高,但和Anker及Mophie的差距较大
注:紫色曲线为ZMI
最后回答一下之前被问得很多的问题,无线充电不及有线的速度,为什么还要用?
首先,无线充电作为一种充电形态,给我们提供了另外一种充电方式。最大的裨益,就是摆脱数据线的束缚,无论是床头还是办公桌,都可以随手一放即充,一拿即用
利用琐碎的时间,回复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abuoumao.com/hykh/4388.html